湘潭一老人携带8000元坐公交,丢了500元,警方调监控发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损失不大,
却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帮助。
为此,
4月26日,
78岁的唐爷爷特地前往
岳塘公安分局五里堆派出所
向民警致谢。
“虽然只有500元,
谢谢你们
费了不少心力帮我追回来。”
唐爷爷介绍,4月7日他取出8000余元现金,其中8000元用橡皮筋捆扎。他带着现金到株易路口打算购买摩托车,可没有物色到合适的,扫兴而归。
他先后乘坐了115路和5路车回到雨湖区的家中,可回家清点现金发现,用皮筋捆扎的现金中少了5张。
“我坐5路车时,后面的人好像动过我的包,但一回头那人就下车了。”唐爷爷怀疑,可能是坐后排座位的男乘客偷走了他的钱。
岳塘公安分局五里堆派出所接到老人投诉后,调取了路面和公交车视频监控,将调查重点放在了老人反映的5路车黑衣男乘客身上。公交监控显示,7日15时46分,在岳塘区政府公交站台,的确有一名黑衣男子尾随唐爷爷上车,并坐在了他的后面。
唐爷爷落座后,装钱的斜挎包夹在了车座和车窗之间。“嫌疑人四处张望,反复侧身、插兜等动作很不自然,老人回头后他就匆匆下车了。”警方基本确定黑衣男子唐某的作案嫌疑。
唐某下车后换乘了多种交通工具,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民警通过走访摸清他在岳塘区社建村一带落脚,4月20日将唐某抓获。见到民警,唐某拒不承认扒窃,但民警很快在他家中找到案发时所穿的黑色外套。
△民警将嫌疑人唐某抓获。
深陷网贷的唐某,
经济状况窘迫,
成天过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
案发当天,
他无所事事,
准备坐公交转悠伺机扒窃。
当看到同在等车的老人
不慎露出一沓现金,
他见财起意尾随上了5路车。
“排名前列次动手紧张,只敢抽钱。”
做贼心虚的唐某乘机
抽取了老人的500元。
△唐某已被刑事拘留。
因涉嫌盗窃,唐某已被刑事拘留。民警提醒,虽然扒窃案发案率在近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市民仍不能放松警惕,务必谨慎保管贵重物品,切忌“露财”。
1.看神色。扒手一般不与人对视,两眼总是注视目标的衣兜、皮包,特别关注贵重物品放在什么位置。他们一般都喜欢站着,就算有座位也不坐。并特别留意打电话的乘客,眼睛会一直盯着手机最终的“落脚点”。因高度紧张,扒手往往出现两眼发直、发呆,面部肌肉僵硬,脸色时红时白的现象。
2.观举止。扒手为选择目标,往往在人群中来回走动,或在拥挤的人群中用身体部位试探“目标”存放钱物的具体部位。扒手挤在人群中时,双手总是喜欢叉放在胸前下方。人多拥挤时,扒手的手臂会压在其他人的肩上或抵在胸前,双肩忽高忽低,双臂时抬时放。
3.识衣着。扒窃者大多数衣着属于中低档,并且有点小时髦,或长发、光头或流里流气,那些三五成群作案的,衣着打扮往往相似。少数打扮平常,衣着朴素者(让你尽量不产生怀疑),则是老扒手。
4.听语言。扒窃者之间为了方便联络,常常使用黑话、隐语。他们把掏包称为“背壳子”、“找光阴”;他们互称“匠人”、“钳工”;把上车行窃叫“上车找光阴”、“挖光阴”;把上衣兜称“天窗”;下衣口袋称“平台”;裤兜称“地道”;把妇女的裤兜称“二夹皮”等。
5.看动作。扒窃犯在动手作案时,一般利用他人或同伙作掩护,或用自己的胳膊、提包、衣服、书报等遮住“目标”的视线,借车体运行晃动或乘客(顾客)拥挤的机会,紧贴“目标”视机行窃,作案得手后迅速向同伙转移赃物,逃离现场。
来源:湘潭日报、北京晚报、反扒联盟平安公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