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融城”趋势下,长沙株洲湘潭各怀何种心态

湘潭资讯助手 2018-05-21 11:32:4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每段城市发展史的主题都不是永恒的,每个城市的发展向来就是多极的。相对于汉阳、汉口、武昌三市融合形成大武汉城市群的成功,长株潭融城似乎不见起色。自媒体的语境是:长沙不能带株洲湘潭两位小弟一起玩,需要自己做大做强,然后跟武汉竞争。那么,事实是否如自媒体所言?

(来源:株洲城市建设)

每段城市发展史的主题都不是永恒的,每个城市的发展向来就是多极的。相对于汉阳、汉口、武昌三市融合形成大武汉城市群的成功,长株潭融城似乎不见起色。自媒体的语境是:长沙不能带株洲湘潭两位小弟一起玩,需要自己做大做强,然后跟武汉竞争。

那么,事实是否如自媒体所言?对于融城,三市究竟各抱什么心态?今天分享一篇文章。此文对长株潭三市融合发展现状做了较为客观的论述,各位老铁又持何种看法呢?

长株潭融城是很老的话题了,以至于现在再次谈论长株潭融城都是疲倦感十足,曾经的株洲湘潭人民,对长株潭融城可是满怀期望的,最终等来的也就0731区号统一,然而到了移动时代,固话区号然并卵。

曾经的省府及长沙市府也对融城抱有很大的期望,省府直接南迁,省府片区快速开发,炙手可热,将长沙的城区一举扩至南三环,一个新生的城区主动对接株洲湘潭,感觉再进一步三市将直接融为一体。

自从大河西先导区之后,融城的话题就冷了下来,绿心的出现以及湘江新区的成立,直接把长株潭一体化这个话题打入了冷宫。期间少有能安慰长株潭融城的也就是长株潭城际铁路的开通了。

长株潭融城难,原因归纳:

1、长沙本身就不强,株洲湘潭更弱,长沙要发展只能自己先吸血发展起来,哪里还能顾得上株洲湘潭。

2、长株潭的中心地带是不可开发的绿芯,不能建设,三市没法连起来,如何融城。

3、长沙发展重点在于湘江新区,自己都没发展完,怎么可能会发展株洲湘潭,就算要发展别的地方,那也是会优先宁乡浏阳,宁乡浏阳好歹是自己的亲儿子,株洲湘潭是外人。并以渝长厦铁路不走南线选择北线举例佐证。

先看三市历史渊源:

在清代,湘潭是长沙府所辖的湘潭县,湘潭作为清代开埠城市,在清代后期、民国初年人口规模超过长沙,并且人文荟萃,可以说是长沙府城的副中心。清末由于株洲至萍乡铁路修建,其交通地位大幅提高,从湘潭县分出株洲厅。民国元年(1912年),清亡,存在近五年的“株洲厅”建制被取消,株洲再度纳入湘潭县管辖。从行政角度来说,长株潭很长时间内其实就是一个城市。

回顾首次融城热:

实际上,融城是在2002年提出的,而长沙南部新城源自2004年,经国务院批复,湖南省政府驻地由老长沙特别的市中心和CBD的五一路,往南迁移至距离市中心8公里的郊区——天心区湘府路;40余家省直机关事业单位陆续在省府周边落址,由此“长沙向南”,南城/省府板块孕育而生。

大手笔的顶层设计,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可观的市场预测,吸引着中信领衔的国内品牌开发商、鑫远为首的长沙本土开发商,纷纷抢滩南城,扎堆的楼盘开发如火如荼,房价也是一度高涨。

2005年至2008年,短短四年内,南城的房价完成了很多版块五年都达不到的飞跃,从四字头狂飙至七字头,那个时段,南城在长沙炙手可热,如日中天。

现阶段长株潭三个城市,长沙梦想做大做强,湘潭希望融入长沙,株洲渴望重新崛起,如果三市融城一体,长沙可以借助湘潭株洲的城市用地,破解城区受限,湘潭可以借助长沙的资金人口实现崛起,株洲不无需担心产业进一步被长沙掠夺。

长株潭三市可以联合一体,成为一个超级城市。夏俞线与京广沪昆联络线的修建将使湘潭北站株洲西站,成为半高铁枢纽(长益常段建设为高铁标准,则京广沪昆上的高铁列车可通过株洲西、湘潭北进入长益常段)。

1、长沙的困境

城市竞争开始进入强者恒强的模式,长沙单个城市的体量已经不适应新的环境下的城市竞争,国家中心城市落选成为标志性事件。但三市如果融城合并为一个城市,则新长沙市不论经济体量,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方面都足够与武汉等周边省会城市抗衡,满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各项指标。

三地统一,城市建设用地可以统筹利用,直接破解长沙城区土地瓶颈制约,利用株潭价格低廉的土地进一步吸引先进产业落户大长沙区域。

国家大幅提高轨道交通审批门槛,株潭按单个城市已经无缘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建设,如果与长沙合并,株潭区域既可由长沙统一实施轨道建设,直接拉动株潭区域的土地估值,更可直接圆了株潭两地多年的轨道梦。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