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如何影响你我?权威专家回应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这一表述,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延迟退休会影响年轻人就业吗?
对养老金待遇发放会不会有影响?
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记者近期采访了权威专家
是否会给就业带来巨大冲击
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减少、年轻人工作更难寻,普遍担心延迟退休会挤占未来就业空间,是这样吗?“静态地看,延迟退休似乎会对就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已有的研究并未得出延迟退休就一定对就业市场不利的结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连续8年下降,劳动参与率也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自2018年以来我国就业总量开始下降的情况。“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仍将加剧,第二次出生高峰的人口(1962年至1972年)将进入老龄期,老年人口进一步增多,“一升一降”,在现有退休年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加剧。
“因此,未来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就业岗位减少,而是劳动力供给不足。通过延迟退休,提高劳动参与率,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曾湘泉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也表示,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冲击是有限可控的,不会“挤压”未来的就业机会。
是否会挤占年轻人就业空间
如何保障大龄劳动者就业
一是按照规定,对参保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根据其参保缴费年限,可发放不超过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二是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可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龄。三是参加过失业保险的临近退休的大龄劳动者,可按规定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对其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从企业来讲,国家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从个体来看,国家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鼓励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此外,我国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组织专场招聘,提供集中服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实现就业。这些举措,为有需要的大龄劳动者提供精准服务,帮扶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曾湘泉说。
养老金个人利益是否会受损
“实际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参保人员在劳动年龄段履行缴费义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满规定的缴费年限,即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指出,目前我国养老金待遇计发有很强的激励机制,退休时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多缴费1年,退休时基础养老金提高1个百分点;晚退休1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减小、个人账户积累额多1年记账利率,每个月领取额也会相应增多;由于缴费和计发基数增加,待遇调整也会相应增加。
是否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